我的购物车 0

文章中心

已经不吃碘了,为什么甲状腺结节不减反增?


结节不减反增的结果是否值得我们深思?如此继续下去的话,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的不正常生长,在甲状腺内形成肿块的结果,尽管绝大多数的结节是良性的,但也有少部分的结节中确实含有甲状腺癌细胞1。

 

研究指出,甲状腺结节的进一步发展可产生以下结果2,3:

 

1. 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节破坏甲状腺组织,随着结节的增大或增多,将会有更多的甲状腺组织遭受损伤。甲状腺制造甲状腺素,甲状腺组织的损伤将影响甲状腺素的产量,缺乏甲状腺素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功能低下具有广泛的临床症状,包括:疲劳、肥胖、脑雾(大脑不清晰)、抑郁、便秘、不孕/不育、流产、怕冷、体温低和掉头发等。另外,甲状腺功能低下与多种慢性疾病的产生有关,例如心脏病、脑中风(包括出血和缺血性中风)和糖尿病等。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可释放甲状腺素,这种释放不受TSH的支配,过多的甲状腺素导致机体产生甲亢,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组织的死亡,最终的结果还是甲减。

 

甲亢的明显症状包括:失眠、心跳快、颤抖、眼睛突出、腹泻、无缘无故掉体重、怕热、焦虑和掉头发等

 

3. 甲状腺癌。大约有5%-6%的结节产生了癌变。

 

以上3种情况,无论中间采用什么方式治疗:手术、放疗,或干脆什么都不做,最终结果就是失去了甲状腺功能,终身需要吃甲状腺素来维持生命。

 

对于甲状腺结节来讲,手术不能切除结节产生的根源,新的结节还会再次产生。

 

产生结节后,就诊者通常被告知不能吃含碘的食品,甚至不能吃碘盐。根据这样的医嘱来分析,甲状腺结节的产生应该是碘过量所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不吃碘结节就应该变小或消除,或者最起码也不应该出现加重的现象吧?但事实恰好相反,禁碘后更加快了结节增大或增多的速度。

 

这是为什么?

 

研究指出,90%的甲状腺结节是缺碘所致2,禁止吃碘后更加恶化了体内缺碘的状况,当然会加重结节的病情了。事实上,很多国家实施了碘盐多年以后,很多人的甲状腺结节消失了,同时,甲减的发病率也明显的降低了1。

 

研究还指出,过多的摄入碘确实能够产生甲状腺结节,但它需要每天摄入超过30毫克、并主要是碘离子(Iˉ)时才会发生,而且在停止这样大量补碘后,结节就会消失,甲状腺就会迅速恢复正常4。

 

禁止吃碘的出发点是,把甲状腺结节的产生归结于碘摄入过多的结果。然而,这样的判断需要至少问以下3个问题以后才能做出结论:

 

1. 是否每天都在大量吃海带或裙带菜(它们含有大量的碘),或在大量补碘?

2. 是否在吃含碘的药?例如治疗心率不齐的胺碘酮,每片(200毫克)中含碘高达75毫克。

3. 是否做过增强CT(contrast CT)?这种CT扫描需要注射碘,注射量至少是300毫克/公斤体重(如果一个人的体重为50公斤,其碘的需要量至少为15000毫克)。

 

如果您有甲状腺问题,包括结节、桥本甲状腺炎等,就医时通常会被告知禁止吃碘,在给出禁碘医嘱之前是否有过这样的问诊?哪怕是问其中的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的话,如何能够断定出您的甲状腺结节就是碘过量所造成的呢?

 

前面提到,碘缺乏和碘过量都能够导致甲状腺结节的产生,所以,在给出医嘱或建议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患者碘摄入的情况,这样才能做出是缺碘是多碘的正确判断,有了正确的判断,才能纠正体内碘的不平衡,结节的问题才能得以正确的治疗。

 

对于因缺碘而导致的结节来讲(90%的结节是缺碘所致),补充足够的碘(包括多吃含碘丰富的食品、碘盐或补充碘)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式5。

 

缺碘与甲状腺结节

碘是甲状腺制造甲状腺素的原材料,甲状腺是储存碘最多的器官,它具有超强的吸收碘的能力,当碘摄入不足时,为了能够最大化的获得碘,甲状腺过度自我增生细胞,产生甲状腺肿或结节。

 

碘主要存在于海洋中,含碘最丰富的食品是海带和裙带菜,它们所富集的碘是海水中碘的2万倍。陆地食品中含碘情况取决于所生长的土壤,靠海近的土壤能够通过雨水而获得(碘随海水蒸发形成雨),离海洋远的内陆和山区,其土壤含碘非常贫乏,生活在这样地区的人非常容易缺碘。

 

现代人普遍缺碘,其原因是:

 

1. 摄入少。多数人碘的主要来源是碘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信息,为了能够保证每天150微克碘的摄入量,每天需要吃10克的碘盐6(摄入碘150微克/天是针对预防甲状腺肿或结节所需要的量而制定的),而现代人的低盐饮食方式很难保证150微克/天碘的摄入量。


2. 饮食中含有太多阻碍碘吸收的物质,即使是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因饮食不当也同样会缺碘。阻碍碘吸收的食品有:大豆食品(豆浆、豆腐、豆干、豆面)、生吃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花椰菜、大白菜、油菜、萝卜、甘蓝,但熟吃没问题)。另外,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能够阻碍碘的吸收,例如化肥中的硝酸盐;农药中的仿雌激素、溴;食品中的氯化物;饮用水中的氯化烃(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的产物)和氟(美国、加拿大的饮用水中加有氟)等。

 

如何判断是否缺碘?

最可靠的方式是进行饮食问卷调查,从吃的食品中可以看出碘的摄入情况,以及是否吃含有干扰碘吸收的物质。

 

有一些检查的方式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这样的检测有7,8:

 

1. 尿碘检测。但有些情况即使尿碘检查正常,身体可能还是缺碘。原因如下:

 

碘进入细胞需要钠碘共载体(sodium iodide symporter NIS)的运送,但如果碘与NIS之间产生了不平衡,血液中的碘将不能有效的进入细胞,没有进入细胞的碘通过肾脏排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尿碘正常,但甲状腺组织仍然是缺碘的。导致碘-NIS之间不平衡的因素有:

 

●有些因素阻止NIS运送碘,例如硫氰酸钠是豆类、谷类食品的中间代谢产物,它能够阻止NIS运送碘,过多的摄入豆类和谷类食品将影响甲状腺吸收碘,而尿碘检测的结果可能是正常的。

●机体缺乏NIS,它可能来自于抗NIS抗体的问题,或来自于表达NIS基因变异的问题,尿碘检测可能就是正常的;

●结节内的碘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不正常,导致碘从甲状腺组织漏出,这时的尿碘检测可能是正常的。

 

2. TSH(促甲状腺素)检测。有些人缺碘会表现在TSH水平的升高,但有些人即使很缺碘,TSH还是正常的。


3. 甲状腺球蛋白检测。由于缺碘,有些人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会高,但有些人是正常的。


4. T4和T3对比检测。为了对付缺碘的情况,甲状腺能够进行适应性的调节,通过降低T4的产量,提高T3的产量来减少对碘的需求,因为制造T3所需要的碘是T4需要量的75%,但有些人没有这样的调节情况。

 

碘是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矿物质

身体的每个细胞都需要碘,除了甲状腺以外,唾液腺、脑脊液、大脑、胃粘膜、乳腺、卵巢、前列腺和眼睛都富集大量的碘,它们碘的含量是血液中的30倍4。

 

身体需要多少碘?

Dr. Derry在他所撰写的一书中指出,上一世纪60年代科学界已经确定,如果每天碘的摄入量增加到2-3毫克以上,2周之内,甲状腺中的碘将达到饱和状态,这时甲状腺将不再明显的吸收碘,多余的碘就会分配给机体的其它部位,对这些部位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Carmen A.等人体的研究结果指出,每天摄入碘少于和等于1.5毫克,碘不会起到抗氧化剂的效果(缺少抗氧化剂也会产生甲状腺结节),而每天摄入3-6毫克,特别是摄入碘分子(I2),对于抵抗乳腺、前列腺的病变具有明显的效果3。

 

碘过量是什么概念?

前面讲过,只有当大量补充碘离子(Iˉ),既每天超出30毫克时,可能会产生甲状腺结节,而当停止这种大量补碘以后,甲状腺将会迅速恢复正常。对于现代人来讲,除非是特殊情况(例如用药,或大剂量单纯补充碘离子),从饮食中即使每天吃很多的海带(包括吃碘盐),也远远不会摄入如此之多的碘,更不会有如此之多的碘离子(天然全食品中的碘与碘离子是平衡存在的)。

 

有些极度缺碘的人,在补碘(包括含碘食品、碘盐、或碘产品)以后,在指标上可能会产生进一步的不正常,这是Wolff-Chaikoff效应,是短期的,是身体调整的结果。研究指出,经过多年的碘补充,甲状腺将慢慢恢复正常9。

 

除了缺碘产生甲状腺结节以外,桥本甲状腺炎和长期TSH水平过高也是导致甲状腺结节产生的因素。


作者:石英,加拿大统一注册营养师协会(ARNA)会长、首席讲师


如果您有食品与保健品方面的疑问,请微信联系我们:sy4168879169(石英),我们每周2次固定时间线上解答。


卢戈氏碘液 , 2% ,60 毫升 点此购买

2021041710385863714


参考资料:

1、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Vol 8 Issue 3 p. 3. Summaries for the public from Clinical Thyroidology (from recent articles in Clinical Thyroidology). Thyroid nodules may disappear on long-term follow-up after iodization of salt.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itre

3、Endocrine. 2016 Oct; 54(1):148-155. Singh Ospina N and others.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thyroid nodul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4、Thyroid. 2013 Aug; 23(8): 938-946. Carmen Aceves and others. The extrathyroine actions of iodine as antioxidant, apoptotic,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in various tissues

5、Book “Breast cancer and iodine”. Author: Dr. David M. Derry, MD, PhD

6、World Organization,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Control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1999 Progress Towards the Elimination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 WHO Booklet.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dium/iodide_cotransporter

8、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85556/. Creswell J Eastman and others. The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9、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4 (2010) 107-115. Hans Burgi, MD. Iodine excess.




上一篇:乳腺癌的食疗原则:清除癌变的因素,还身体自愈的空间(上篇) 下一篇:有机螺旋藻,一种高级抗病的功效食品